鲟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(一)经济价值与效益分析 鲟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。在药用上,鲟鱼的软骨具 有抗癌作用,鳃有清热解毒功效,长期食用鲟鱼,对于治 疗腰痛、胃痛和脱发等有明显疗效。在食用方面,人工养 殖的5公斤以下鲟鱼活体,肉质优于三文鱼, 生鱼片的 嫩、滑、爽优于龙虾。鲟鱼的通体软骨、皮、鳍、肝、肠 也可制成佳肴。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,更是国际市场上的 高档食品, 数量极少, 市场稳定, 出口价格可达3 00 美元/公斤以上。 养殖鲟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尤其是在我国中南方 地区,由于终年水温高,鲟鱼生长快,如管理得当,仅l 周年(1 2个月)便可从水花养到l公斤以上。广东地区 有欧洲鲟鱼×小体鲟的杂交种养殖1周年,体重达3公斤 的例子。 鲟鱼的养殖技术成本主要为鱼种费、饲料费、人工费 和设备折1日费等。若以放养20厘米/3 0克的鱼种, 饲料 价格1 0元/公斤,饲料系数1.5,l周年长到l公斤计算, 则每尾鱼的成本为鱼种费25元,饲料费15元,人工和设 备折合1 0元,共计5 0元。若商品鱼售价在1 0 0元/公斤, 则每尾鱼可售10 0元, 利税仍可达5 0元, 利润率达 100%。鲟鱼养殖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在全国各地兴起, 成为当前淡水养殖的一颗新星。 (二)生物学特性 1.生活习性 多数野生鲟鱼属于洄游性鱼类,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是在海洋中度过的,产卵时才回到大河流中。现有的人工 养殖鲟鱼种苗多为陆封或半陆封型, 可长期在淡水中生 长,同时也可在盐度为15%的水中生长。 多数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,栖息在水质清澈,底 质为沙砾的水域中。喜弱光,怕强光。 2.食性 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, 幼鱼以浮游动物、 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:成鱼除底栖动物、水生昆虫 外,还喜食小鱼小虾。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 性。 3.繁殖习性 鲟鱼的寿命是鱼类中长的,可达200多年。其性成 熟所需时间也较长,在天然水域中雌鱼需10~18年,雄鱼 需6~l 2年。多数种类并非每年产卵,而是间隔2~4年。 故鲟鱼资源在遭到破坏后,恢复难度极大。同龄个体,雌 鱼一般较雄鱼要大。大的个体长度达8米,重1.2吨。 (三)主要养殖品种 1.繁殖驯养的种类 目前,世界上已进行人工繁殖驯养的种类主要有俄罗 斯鲟、西伯利亚鲟、闪光鲟、小体鲟、欧洲鲟、达氏鲟、 中华鲟以及西伯利亚×小体鲟等1 0多个杂交种。 2.我国养殖品种 (1)从欧洲(主要是从俄罗斯)引进的欧洲鲟鱼, 以 俄罗斯鲟、西伯利亚鲟、闪光鲟为代表。 (2)我国自有的种类, 以黑龙江流域出产的史氏鲟、 达氏鳇×史氏鲟杂交种以及少量长江流域的中华鲟为代 表。 (3)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。在以上三类中,从俄罗斯 各地引进的欧洲鲟鱼是受我国各地水产养殖者欢迎的。 (四)养殖方法 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,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 别,只是因品种不同,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 存在着难易程度的不同,至于生长速度的快慢,则主要取 决于水质、水流、放养密度和饲料的优劣。 1.幼鱼养殖 可采用室外水泥地,使用流水养殖。水泥地可以是圆 形,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,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 角。池底应为锥底形,坡度为1~2%,排水口设在锥底 部,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。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 以彻底排干池水。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, 深度l米便 可,池壁要光滑,以免刮伤鱼苗。水池上应设遮荫网。对 于未开口的水花, 水温应保持在18~20℃,水深0.6米 左右,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/升,流速不超过0.1米/秒。 放养密度初期为10 000尾/立方米。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 无节幼体、车轮虫、小型枝角等,开口2天后可改喂剁碎 的水蚯蚓和碎鱼虾。要少量多次投喂, 初10~12 次/天,l周后可改可8次/天。鲟鱼喜弱光,灯光下摄食 积极,故夜间必须投喂。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 池,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。 鱼苗长到8~1 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。 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,相应减少活饵投喂 次数的办法,直至取消活饵投喂,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 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。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 苗,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,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 饲料转口。大苗适应性强,水温18~28℃均可,水深保 持在0.8~1米。 2.成鱼养殖 (1)水泥池养殖。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, 面积从10 0~400平方米均可,水深在1.5~2米之间,不 必过深。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,1 5厘米或1 5克鱼苗可 放养5 0 0尾/立方米,随长随分池。投喂次数可减至4~6 次/天,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%,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 1%。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, 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 法。但放养密度应较流水养殖低一些,并应及时消除池底 的残饵和排泄物。 (2)网箱养殖。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。采用 双层网箱,在保证网箱内、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,侧网 的子L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,底部的网子L应小于 饲料粒径。15厘米或1 5克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 00尾/ 平方米,随长随分散。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 水养殖。 (3)池塘养殖。应放养较大规格鱼种,如3 0厘米或 1 0 0克以上的鱼种。放养密度初可在2 0 00尾/亩,随长 随分塘,养成密度可在5 00尾/亩。投饵可采用三定法。 日常管理方面,应密切溶解氧指标,采取增氧措施,还要 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。 3.饲料 鲟鱼是口下位,故适于食用沉性颗粒饲料。饲料粒径 因鱼个体大小而异。与一般淡水鱼相比,其对蛋白含量要 求较高。苗种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应在50%以上, 并适 当增加鱼油含量。成鱼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也应保持在 40%以上,并适量加入维生素等,保持营养均衡。我国南 方地区也有使用鳗鱼饲料喂养鲟鱼者,但据反映长期投喂 会使鲟鱼身体过于短胖,不利于进一步长大。 4.病害防治 鲟鱼发病主要是水质恶化引起,故“水产养殖,养水 为体”用在鲟鱼养殖上极为确切,这也是迄今多数人坚持 采用流水养殖鲟鱼的主要原因。 (1)细菌性肠炎。表现为肛门红肿,镜检肠道有粘 液,严重时发生死亡,可在饲料中添加鲟鱼康,制成药饵 进行治疗。 (2)吻下端和嘴四周红肿,严重时发生死亡,一般由 细菌引起,可投鲟鱼康药饵,同时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 剂进行药浴。 (3)越冬期间,由于水温低,可能出现鱼体发白和霉 菌病。为预防此病,可在越冬前投喂加有安特鲟鱼免疫剂 的饲料。如有疾病发生,可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剂进行 药浴。在所有药物的使用上,一定要坚持先用少量鱼做 剂量试验,以免因药物过量导致不必要的损失。
![]() 1、 有效改良水质、促进残饵及其它飘浮有机物的分解、降解氨氮、亚硝酸盐、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、 增加水中溶解氧,促进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,调控养殖池微生物生态结构; 2、 增强水产动物 免疫功能,预防病害,增进健康,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; 3、 迅速净化池底淤泥,平衡PH值,减少水 产动物的应激现象,创造健康养殖水环境; 4、 迅速稳定水色、培育有益菌与有益藻类。特别对因有 机质富余而引起的黑水、浑浊水、红水等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;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