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物药种类很多,来源广泛。从历代药物典籍的记载到现代医学对动物药的开发,大约有15 00~2000种药动物已被应用。从动物的入药部位上划分有以下几类。 (1)全身入药:如蜈蚣、海马、金蝎、地龙、白蛇等。 (2)器官入药:如熊胆、獭肝、海狗肾、蚯蚓、紫河车等。 (3)组织入药:如虎骨、鸡肉金、乌贼骨等。 (4)衍生物入药:如鹿茸、犀角、羚羊角、山甲片等。 (5)分泌物入药:如麝香、蜂王浆、蛤蟆油等。 (6)排泄物入药:如五灵脂、白丁香、望月沙、夜明沙等。 (7)病理产物入药:如牛黄、珍珠、僵蚕等。 (8)动物制品入药:如阿胶、鹿角胶、鹿胎膏、血余炭等。 动物药活性很强,药效显著,功能广泛,在中医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。新中国建立5 0多年来,对动物药的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、临床应用等方面,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,按其药理作用分类如下。 (1)具有强心作用:如犀角、鹿茸、牛黄等。 (2)具有降压作用:如广地龙、蜈蚣、金蝎、白花蛇、海蜇等。 (3)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:如僵蚕、金蝎、蜈蚣、羚羊角等。 (4)具有抗菌作用:如五倍子、九香虫、五灵脂、斑蝥等。 (5)具有兴奋子宫作用:如蜂王浆、蛤蟆油、广地龙、海龙、麝香等。 (6)具有抗肿瘤作用:如牛黄、蝮蛇、斑蝥以及很多软体动物。 (7)影响新陈代谢作用:如麝香、蟾酥、鹿茸等。 (8)影响免疫功能作用:如蜂毒、虎骨、鳖甲、龟板、阿胶、鹿茸等。 |